第 113章 五道口买院子
因为想通,卢舞怡也就抛开了怨念。
毕竟这次有五百七十万人报考,实际上只有二十七点三万人,录取比例29:1。
她之所以会被青大医学系录取,也是有原因的。
1977年高考需要填报大学志愿。
可是,当时为了确保重点大学的生源,给予重点大学照顾的优惠。
这也使很多重点大学,没有严格按照考试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
有些考生可能在志愿中没填这个重点大学,却由于分数很高最终莫名其妙被重点大学录取。
一度是网红教授的戴老,就是因为信息迟怠,被青大录取上的戴老,最后选择读了本省的师大。
毕业以后成为了一名老师!
卢舞怡如果知道,自己是因为考得的成绩很好才被临床医学系录取的。
也不知道会不会故意再多漏写两三道题。
她可不想成为什么省状元,市状元。
免得将来在学校里,太容易遭人惦记上……
( p′︵‵。)
很快霍家媳妇考上青大的消息,仿佛插上翅膀一样很快就传遍整个部队大院。
就连正在住院的霍爸爸脸上,几乎每天都是笑容满满,堪比卢舞怡这个当事人还要笑得惬意。
国庆节过后,他就去住院了,做了肾结石的开刀手术。
目前正在康复期。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打孔之类的医疗手段,是实打实的从腰侧肋骨下方开刀。
而且就在这个时候,霍爸爸又接到霍一龙从黑省那边发回来的一封电报。
“青大,春节携家人归!”
短短八个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考上青大了吧!
这孩子可真是好样的……”
霍爸爸把电报内瓤递给霍焱阳,他亲自打电话让儿子回来的。
“应该是……咱们是回去收拾爷爷的四进院子还是另外找个地方”
霍焱阳寻思琢磨了好久,觉得应该争取霍一龙。
不能让他被大伯父拉到那边去。
另外以霍大伯现在的名声,都有点怀疑会不会连累到霍一龙。
霍一龙能够高考过政审,也是当初家里的大人神操作,给他搞了一个断绝父子关系的证明材料。
“青大……那附近应该有不少的农家院子。
你就在那边去寻摸个小院子……这孩子肯定是带着妻儿老小一起回来的!
我给你一千块钱,尽可能把院子给买下来。也算是给孩子置办一份产业!”
“爸,我那里还有钱……”
“就用我的钱吧!
你跟小卢也不容易……再说她又要去上大学,肯定花销不小。另外你大伯要想说什么,就让他有什么冲着我来就好了!
反正我也是半只脚踏棺材板里的人……”霍爸爸太了解自家那个自私自利的大哥。
霍焱阳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毕竟房子如果是他出钱,霍大伯肯定会堵上门来找他掰扯。
但如果是霍爸爸出的钱,大伯父找上门来,霍爸爸也就有话可以说了。
怎么,我一个都没有了半条命的人……看着侄子流落在外十几年。
孩子连个落脚地方都没有!
当初,可是你亲手把孩子给丢到乡下去的。
承诺让他去个三两年就弄回来,这一去就是十一年!
来,咱们掰扯掰扯,这些年来你给那孩子寄过多少生活费
寄过几回包裹
什么,说我欺人太甚,我看是你吧!
我这才做了开刀手术,你怕是见不得我好。
跑医院里来堵着我,就因为我舍不得侄子可怜,给他弄了一个小院子。
如果不是你霸占了四房的产业,我何苦讨人厌……
保管能直接怼得霍大伯一个倒仰。
如此这般,霍大伯最后恐怕也只能自认倒霉。
霍焱阳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让人帮忙在五道口附近找找。
最好是一进大小的院子。
另外要卖的最好,如果实在不愿意卖,租赁也行。
结果没过两周,还真的就有人帮忙寻摸到了!
于是二月一号这天,霍焱阳开车带着卢舞怡以及几个孩子们去了那个地方。
1909年,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它是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完全用自己的技术和力量,由中国自筹款项,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由于是从京市北站出发的京张铁路第五个道口,五道口由此得名。
后来随着沿途到附近落户的人家,在道口附近形成村落。
找到的地方,就是在铁道附近的一个农家小院。
院子的主人叫赵福荣,以前是四方城里押镖走镖的趟子手。
后来二几年的时候,镖局闹匪乱解散了,他分到一匹老马一辆板车作为几年酬劳。
经常从五道口附近的农村里收菜到城里去贩卖,小日子也过得去。
后来还在村庄附近盖三间房子,娶了媳妇有了儿子。
这个时候,卢沟桥事变爆发。
小本子却大军压境来了。
他老娘,媳妇,两个妹子都没能躲过,
被小本子驱赶着带走……
也就那天,他刚好带着十二岁的儿子一起去城里送菜,躲过一劫。
后来又过来两年,他那个愣头青儿子跟着小伙伴们,利用便捷扒火车皮。
想要寻吃食时,没想到车厢里居然有负责押车的本子兵。
为活命,几个人合力杀了这两个押车的小本子。
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了,几个小伙伴就决定跟着火车一起去往北方。
为了减小目标,几个人分开躲到不同的车厢。
谁知道这一走,就是三十多年。
赵福荣的儿子赵小云因为看着火车马上就要到站,在提前跳火车的时候。
头部着地的磕在路基上。
自此失忆。
后来被火车货车站附近的道班工人给捡了回去,因为那家没儿子就被收留在家。
最近那不是工作的时候,出了点儿小事故。
码放在火车货运车站的一堆木箱子倒了,砸到老赵儿子的头部。
车站方面赶紧送到医院里抢救。
没想到因祸得福。
不知道哪根筋被打通了……
他终于想起来自己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这不就心心念念的寻了回来,老赵头三十多年来都一直以为儿子没了。
谁承想,儿子居然还活着。
现在不但有妻有子,如今还是端国家饭碗。
现在儿子想要接他去养老,他当然愿意过去。
所以打算把自家的这个小破院子给卖了。
院子后来老赵又扩建过,还围起了围墙,又盖的是砖瓦房。
因此要价三百五十块钱。
很多人都来看过,不过大都嫌弃要价太高。
卢舞怡打量着小院子。
院子里有三间北正房,东边有个三间的厢房。
一间做了厨房,一间做了杂物间。
西侧则是个牲口棚子,现在已经成了堆柴火的地方。
以前老赵自己有马,后来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他的马就不是他的马了,被合并进公社。
此后他就跟着生产队里混工分,专门负责养马驾车。
院子里外都打扫得很干净,顺着院墙根附近有大概四五个平方的菜地,上面严严实实盖着好几层的草帘子。
里面应该是秋天下雪之前埋下的一些萝卜白菜之类。
“要不,再去看看里面
这房子我才翻修了十年……要不是我儿子上有老下有小,一家离不开他。
现在又急着要在介绍信的时限内带我快点离开,四百块钱都能卖得起价的。
三间房里的家具我搬走也没啥用……就全都留下!”老赵头见霍焱阳穿着军装,就知道是个当兵的。
不过当兵的,不是大部分都住在海淀区附近的部队大院吗?
怎么会来这里买房子
难道是……
“我弟弟这次考上了青大,过年的时候打算要带着妻儿一起回来……我跟我男人跟着公公婆婆一起住。所以想给我兄弟在外面单独寻摸个小院子!”卢舞怡可不想让人误会霍焱阳什么,于是随口解释道。
“青大那不就是对面……恭喜恭喜!
要不这样吧!
三百块钱……拿到钱我就走人,今天立刻交钥匙都可以!”老赵头一口气就直接降价下来五十块钱。
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毕竟这年月也不是谁都可以眼都不眨的拿得出来几百钱!
附近的人虽然觊觎他的房子院子,不过一个二个其实就是不想出钱又想占便宜。
现在他把房子卖给军人家属,看那些人还敢不敢来打什么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