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六十年代之我有空间我怕啥 > 第 58章 戴在头上的“风花雪月”

第 58章 戴在头上的“风花雪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肉店里不提供外包装,陈茴香倒是提前就带着一个篮子。

    卢舞怡不想用自己的军挎包来装这些羊肉,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

    先前一直在旁边跟师傅说话的小姑娘,悄悄递过来了几片芭蕉叶。

    那个师傅帮忙给卢舞怡剁好了羊肋骨肉,又用芭蕉帮忙包起来。

    卢舞怡付了一块钱,跟着陈茴香往回走。

    然后陈茴香兴冲冲的告诉卢舞怡说,这边一般都是三天当圩一次。

    附近几十里的居民,可以拿自家的蔬菜,水果,农副产品来这里的集市上交换。

    交换的东西五花八门,基本上换得最多的就是盐巴火柴什么的。

    他们这边有土布,很多人都会捕猎。

    山上无法种植水稻,就种洋芋种苞谷。

    所以混个温饱没有问题。

    不过盐巴这些不是随便能弄到的,所以他们就拿自己的猎物或者是其他东西跟山下的人交换。

    卢舞怡暗想,这岂不是跟原始部落一样吗?

    以物易物。

    接着陈茴香又告诉卢舞怡要怎么样做羊肉汤才不会腥膻。

    又说待会儿拿些米线过来给卢舞怡。

    原来陈茴香的房东家就是专门做豆腐做米线,房东家做出来的米线饵块之类又不能买卖。

    就只能以物换物。

    卢舞怡问了一下,都可以拿什么东西交换。

    盐巴火柴这些会不会也太不值钱了!况且自己初来乍到的,搞不好一不小心就触犯到了别人的利益。

    陈茴香倒也没有隐瞒,说了一些这边没有的。

    那就是跟城市里的物资一样,凡是工业产品都非常值钱。

    比如菜刀,铁锅,搪瓷茶缸,搪瓷碗,搪瓷盆子,解放胶鞋。

    卢舞怡这些东西都有,不过很多却大都是用过的。

    而且在其他地方,红糖茶叶是硬通货,在这边却完全没有销路。

    这边山里人自家种植甘蔗,砍下来的甘蔗在地里就用木制的机器压榨成甘蔗汁。

    然后按照古法熬制,最后冷凝成块。

    两三块钱就可以买很大一块红糖,而且还是原汁原味的。

    为了方便交易,有些模具用的是木盒子,有些则用的土碗。

    凝固过后的红糖保持着碗的形状,这些糖就被喊成坨坨红糖或者是碗碗红糖。

    尤其是巧家那边的红糖最是出名。

    而且还不要糖票。

    卢舞怡听了以后非常心动,她空间里有糖。

    不过其他地方的人,每年才人均二两糖票。

    她可以想办法换些寄回去,拿来作为年礼又体面又好看!

    尤其是公公婆婆大伯哥二伯哥那里。

    跟着她又知道了,第二天就是赶圩的日子。

    “原来你住在李老倌家里说……你先回去吧!我一会儿跟你送米线过来。”陈茴香热心的说道。

    卢舞怡勉强扯扯嘴角,这位大嫂也太热情了吧!

    没想到才踏进李家家门,就看见霍焱阳已经在家里了。

    天井院坝里堆放着打包好的家具,霍焱阳这会儿正在让人把房间里的家具搬出来。

    原来家具已经到了。

    昆城那边的运送物资的车,过来的时候顺路给他们捎带过来了!

    霍焱阳本来应该在十一月十号之前报到,现在这也才是几号里。

    所以团里领导就给他放假几天,让安顿好家里再归队。

    “我还说去外面找你呢!”

    “跟住在隔壁的陈嫂子去买东西了!

    陈嫂子说隔壁有米线可以换……中午咱们吃米线吧?”

    “现在弄羊肉已经来不及了……要不做凉拌米线吧!

    我刚才问过李叔了!

    所以打算把厢房归置一下,该修补的地方都修补好了!”霍焱阳拉开芭蕉叶包看了一眼,见是羊肉以后非常满意。

    “哦!

    我会准备好一切的!”

    卢舞怡听懂了霍焱阳的言下之意。

    也就是说,跟着今天在场帮忙的人,他打算是要请人家吃饭的。

    可惜现在已经快到吃午饭的时间!

    准备饭菜什么的肯定已经来不及,不过简单煮一碗米线还是可以。

    晚饭可能就不能随便对付。

    虽然不能吃得太好了,但是也不能吃得太差。

    幸亏卢舞怡买了两斤羊肉,晚点炖个羊肉汤就可以请吃羊肉米线……

    卢舞怡却不知道要怎么做凉拌米线,于是就去隔壁院子里寻求外援。

    陈茴香正在把羊肉浸泡在木盆子里,她现在有两个孩子。

    大的那个六岁多,已经送到学校里读书去了!

    小的就是抱着一起上街的那个孩子。

    大的那个是儿子,叫何育英。

    小的这个是女儿,叫何育红。

    特别具有时代感的名字,这是决定给国家培育英雄儿女,一颗红心永向党啊!

    因为要干活。

    陈茴香把女儿用绣花背带给捆绑在自己的背上。

    卢舞怡学习服装设计的敏锐度,立刻就被背带上精美绝伦的绣花图案吸引住。

    跟她接触过的苏绣蜀绣截然不同,更多的关注的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刺绣图案。

    更多的不仅仅是刺绣本身。

    看着看着,就感觉这完全就一部历史以及文化传承的进化史。

    尤其是彝绣,图案可以说是把历史,风俗,宗教融为一体,保持了不少古代图腾和原始绘画的元素。

    每一个不同的图形,代表的是一个不同的意思。

    比如白色回文的印章纹,不同的变形,代表的是不同的族系。

    蕨草纹是一种植物崇拜,好似抵角的蚊香圈圈,代表的是羊角……寓意驱邪伏魔。

    下关虽然归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不过附近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又靠近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凉山州彝族自治州。

    因此很多彝族的因素,也同样体现在各个民族服饰跟审美上。

    刺绣的图案和绣法几乎一致。

    题材包含有人物,植物,动物,几何纹样。

    构图讲究,技法多样。

    色彩搭配合理,装饰性比较强,工艺也非常精湛。

    但也注重吸收和包容。

    在传承发展民族传统风格的同时,也同时吸收了其他民族绣种的精华。

    可谓既保留了民族特征又得到了升华!

    毕竟白族的发源,据说源自来自彝族跟汉族。

    “妹子,你这是过来”

    “我……爱人跟几位战友一起帮忙搬家具回来了!

    现在大伙正在帮忙整理厢房!

    我想要给大家做凉拌米线……”卢舞怡及时刹车,把我男人几个字,改成相对文雅的说法。

    爱人!

    “这样啊?你会做凉拌米线吗?”

    “这个……怕是还得要麻烦嫂子了!”

    “这算个什么事啊!

    你等着……”陈茴香看了一眼自家门口背篓里的材料,说要去拿些其他东西。

    然后又跟一个坐在台阶边上的年轻姑娘不知道说了几句。

    卢舞怡注意到年轻穿的一身都是红色。

    知道这应该是个未婚姑娘。

    结过婚的一般不会再穿红色,而是穿蓝色。

    白族姑娘头上戴的头饰,也有着“风花雪月”的寓意。

    白族少女的头饰上。

    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的绣花花饰代表的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帽檐上坠弯弯的银饰,代表的是洱海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