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六十年代之我有空间我怕啥 > 第 41章去 去见公公婆婆

第 41章去 去见公公婆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回到沪市,天色已晚。

    霍焱阳又重新在火车站附近的招待所里开了一间房。

    又跟卢舞怡要走从地窖的橡木酒桶里,替换出来的那些稻谷。

    他们说好了要捐些物资到孤儿院里。

    本来霍焱阳原本是打算去黑市交易一批粮食。

    趁着月黑风高的时候,直接扔到孤儿院的院墙里面。

    他系统里种植出来的粮食品质实在太好。

    大米,小麦这些都是后世培育出来的优质品种。

    研磨出来的大米太白,也不易有碎米。

    小麦磨出来的面粉太白,完全没有本地面粉灰暗。

    这些流露出去,怕是很容易让人怀疑追查。

    霍焱阳心思细腻,以前每次倒手粮食出去的时候。

    大多都是找好一个空房子或是地窖。然后把系统里出产的粮食,提前码放到里面,故意放置上几个月。

    等到粮食沾染上一股子这个世界的气味过后,再出手交易。

    反正他又不会当面交易,不过是通过中间人以物易物。哪怕就此要被人从中抽成一部分费用。

    事实证明,小心驶得万年船。

    现在卢舞怡置换出来的近上千斤的陈旧稻谷,虽然没有什么霉味儿,不过到底已经放了有些年头。

    刚好混杂着加一半系统里的新鲜粮食 ,现在就可以拿去送人。

    经过打谷脱壳以后,两种大米混合在一起应该区别就不会太大。

    卢舞怡知道霍焱阳的打算过后,就从他那里要走了几个旧麻袋,然后让他只管去买车票。

    她自己则进入到空间里,把陈年稻谷跟一些今年收的新稻谷,用意念混合在一起。

    如果手动混合,才没有那么好的体力

    然后又用意念往麻袋里装满稻谷,另外又还拿出来几沓大团结。

    戴上手套后(怕钱上留有指纹),分别往每个麻袋里塞上几张大团结。

    一麻袋粮食最多也就装有个百八十斤,可能只够孤儿院里的孩子们,在去掉稻谷壳以后勉强可以吃上几天时间的饱饭。

    至于她有那么多钱,这才只放几张大团结,也就几十块钱……

    因为自古以来,钱帛最是动人心!

    毕竟谁也不知道,孤儿院里的负责人到底负不负责任。

    看到有这些钱的时候,会不会起了贪念,打什么歪主意

    再说只放少量粮食跟钱财,也只能说明给孤儿院送这些的人,也就是个人的义举。

    但是一次性如果给得太多,反而容易弄得人心惶惶。

    毕竟晁波的事经过一天时间的酝酿,现在已经在整个沪市传得沸沸扬扬。

    鬼怪神力,各种小道消息已是层出不穷。

    晁家的人亲眼所见,突然出现的飞来飞去的黑白无常,加上又中了含有迷魂剂的迷烟。

    公安赶到的时候,晁家的人可谓是花样百出。

    有的瑟瑟发抖跪在地上,学猫叫学狗叫。

    有的可能是幻想着自己一夜七次郎,正在蹶起肥pp,努力对着晁波的花旦老婆……

    呃,正在做不可描述的事情。

    晁波的老婆早就已经被晁波开枪击中肩膀,虽然没死,不过脸上此刻却是一副正在享受的,万种风情的苏妲己狐媚模样。

    让人浮想联翩,觉得没眼看……

    晁老太可能是亏心事做多了,幻觉中看见的都是那些被她下手溺毙的小婴孩,或是被她送到育婴堂的小婴孩。

    嘴里喋喋不休的念叨着走开走开,不要咬我……

    哦豁,哦豁,哦哦哦,哦……豁!

    (())

    当时目睹一切的除了有公安同志,还有巡逻队里的十几号人。

    自然而然,很多细节就被巡逻队里的人,添油加醋的宣扬出来。

    据说光是录口供,都录了厚厚的一大叠!

    霍焱阳开着他的那辆已经换过轮胎跟车牌的吉普车,连夜跑了好几个孤儿院。

    把卢舞怡准备好的麻袋,扔到孤儿院的围墙内……

    看着时间,回到招待所里喊醒了卢舞怡。

    两个人这次要搭乘的火车,是凌晨一点的夜班始发车。

    沪昆铁路,原系沪杭铁路,浙赣铁路,湘黔铁路,贵昆铁路四条铁路组成。

    也后来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铁路提速以及硬件设施的完善,最后于两千零六年时第六次提速过后,终于实现了全面贯通。

    也就是说,现在一九六九年的他们,如果要去云省的话,就还要经历好几次的辗转重复的转车,转车,转车,再转车……

    霍焱阳的亲生父亲现在就在湘省那边,如此一来。

    他们可以有两天转车的空档时间去探亲。

    所以这刚才下了火车,就又坐上从赣江附近的长途班车,从南昌出发去星城,也就是潭城的军分区。

    霍焱阳都已经有好几年没见过父亲母亲,当初发生了高素梅同志自作主张给霍焱阳娶妻的事过后。

    霍焱阳就到霍老爷子那里告了一状,高素梅同志丢了脸又还不得好。

    又因此得罪了祝家。

    也是幸亏霍老爷子一番操作,祝家才没能翻起浪花!

    还没等到高素梅同志想法找回场子,霍爸就被一纸调令给打发到了湘省那边的军事警备区。

    唐朝张谓的《长沙风土碑记》有云:「天文长沙一星,在轸四星之侧。上为辰象,下为郡县。」

    故此,星沙又名星城或者是潭城。

    霍焱阳的大伯叫霍安邦,爸爸叫霍兴国。

    霍兴国接到儿子的电话,说是要带着新婚妻子过来这边看他们的时候。

    他首先想到的是,妻子恐怕又要搞事。

    因此也就没把这件事告诉高素梅。

    自从三年前调到这边来了以后,他难得强势一回,硬是把两个还不满十八岁的小儿子都给安排进部队。

    另外又托关系。

    在距离军区大院十几二十公里的纺织厂那边,给她安插了一个工会干事的工作。

    纺织厂在河西那边,每天往返就有点儿费事。

    早上要早起搭乘班车,夏天还好,冬天就实在太冷了!

    以高素梅同志好逸恶劳的性格,自然也不愿意天天骑自行车往返这二十公里路。

    也就直接住在厂区的女职工宿舍里,每周周末的时候才会回军区大院这边一次。

    没有机会接触,也就有效避免了她跟军区大院里的女同志们过分攀比。

    因为以前在京市的时候,家里有保姆有勤务兵,高素梅同志压根就不用操劳家务。

    等到了这边以后,高同志做饭不会,就连洗个衣服啥的也都不会。

    又还总是喜欢买买买。

    于是霍卫国警告她。

    第一,找个工作。

    第二,回京市独自生活。

    第三,离婚!

    高素梅当初离开京市的时候是灰溜溜走的,自然不好意思就这么又灰溜溜回去。

    另外她压根就不知道霍家的筹谋,还以为霍兴国是受自己连累得罪了祝家,才被人刻意调离了京市。

    自然不敢惹霍兴国生气,最后也就只有选择外出工作。

    霍兴国当然也知道高素梅有几斤几两,因此也就是给她交换了个文职工作。

    毕竟工厂里的工作繁重 她肯定是干不下来。

    财会记账什么的,也没有那个基础知识。

    好在高父以前虽是文人,却也受过进步思想的熏陶。

    刻意送家里的女孩子也都是上过洋学的。

    因此高素梅至少也具备有初中文化水平,就被安排到纺织厂工会里当了一名基层干事。

    其实也就是做些统计记录工作,负责发放一下职工福利什么的。

    这不是才周二,想来应该不会提前回来。

    霍兴国一大早就安排了自己的勤务兵小金,开了部队里吉普车,到长途汽车站去等着接人。

    他自己则提着让人帮忙购买的一斤猪肉一把蒜苗两斤面粉回了家里。

    打算好好露一手,包一顿肉馅饺子款待儿子跟儿媳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