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六十年代之我有空间我怕啥 > 第 六十四章 樟木箱子当陪嫁

第 六十四章 樟木箱子当陪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等到吃完早饭,田婶子跟田大娘就领着大伙儿准备去昨天投宿的亲戚家。

    说起来那也是田大娘认识的人,是一个田家那边的叔伯兄弟。

    这位叔伯兄弟算起来是田婶子的堂哥,田大娘的隔房小叔子。

    跟田婶子的大哥,田大娘的丈夫是同一个亲爷爷下来的堂兄弟。

    只不过那位田大爷的父亲在年轻的时候,进城里的典当行里当了个小伙计。

    后来又娶典当行里二掌柜家的姑娘当媳妇。

    结婚后就留在了城里生活,只不过还不到四十岁的时候,因为帮着抗联的人脱身,被二狗子出卖。

    被太阳国的狗东西们给枪杀了。

    留下家里的孤儿寡母。

    为了生计,就只能干起了收购废旧物品的买卖。

    后来公私合营。

    田大爷作为义士的后代,自然而然的被归纳到国营废品收购站里工作,成为负责收购废旧物品的正式员工。

    对方跟当泥瓦匠走南闯北的季林叔,可谓相见恨晚。

    两个人只差没有拜把子!

    田婶子跟金铁,昨天晚上就都是住在这位堂(哥)舅家里。

    他家就在废品收购站的后面。

    废品收购站是利用了一栋地主老财,在解放前盖的四进宅院改建而成。

    最前面一进院跟倒座房,改成堆放废旧物品的场所跟办公室。

    二进院子里则是药材库房,因为路过的时候就可以嗅到浓郁的药香味儿!

    后面的第三进院子里是放贵重物品的仓库。

    最后的第四进院子跟后置房,则跟第三进院子之间的门。

    直接砌了一堵墙隔断,跟前面三进院落分离开来。

    改成职工住房。

    十几间房子,一下子住进去五家人。每家可以分到三四间房子。

    说起来福利还算不错。

    季林叔昨天就已经从废品收购站里,挑挑拣拣选了许多的玻璃瓶子。

    以及旧书,旧报纸,破衣服之类。

    这会儿干脆让田婶子田大娘,领着金铁跟姚飞雪一家几口去逛供销社。

    他则带着林妙妙跟卢舞怡回到废品收购站。

    因为有些东西本来是想捎带回去,看卢舞怡愿不愿意要。

    他也好从中赚个差价。

    有些物品他却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定主意。

    毕竟若是要买下来的话,那可不是个小数目。

    卢舞怡跟林妙妙被领到废品收购站里的时候,卢舞怡这才知道。

    原来废品收购站里并不是只收废品,有时候还兼着收购一些药材,以及动物皮毛之类。

    季林叔跟正在那里整理动物皮毛的田老头,嘀嘀咕咕的在那里说了半天。

    然后田老头让另外一个一起上班的年轻人,到一进院子里去看守着前面的摊子。

    他自己则一言不发,领着卢舞怡跟林妙妙,朝着废品收购站大院子里的一排大房子所在地走过去。

    本来卢舞怡还以为,老爷子会领着她们去最大的那一排房子里去瞧瞧。

    结果却不是。

    而是转了个大弯,过了月亮门后上台阶。

    直接去到二进院子里的一间,一看就知道是间耳房的小屋子里。

    “进去吧!看中什么,拿出来估价就是!”

    田老头从腰间取出一串钥匙来开了挂锁。

    然后吱嘎一声推开木门,放她们两个进去。

    房间里很狭窄也没窗户,感觉灰扑扑的。

    不过外面的木门敞开着没关,倒是透了些光线进去。

    林妙妙一脸的莫名其妙,卢舞怡却低声跟对方说了一句谢谢。

    然后抬脚就踏了进去。

    原来这个偏间耳房,不过是个障眼法而已。

    里面除了有些瘸腿少角的破桌子旧椅子之外,根本就没摆放有什么其他东西。

    不过在偏间侧边有道木门,等到卢舞怡推门进去,林妙妙这才发现,原来木门是可以通到隔壁房间。

    过去大户人家,在厢房两边盖上偏间耳房。就好比是脑袋上长出来的两个耳朵,所以才被叫做耳房。

    耳房一般都是用来堆放杂物或是当成净房用,直接跟厢房或是正屋之间有门相通。

    林妙妙从小到大住的是部队里的楼房,就是后来搬离军区大院。

    也是直接住进林星辰私下买的一套,只有一进院子的四合院。

    哪里能懂这些弯弯绕绕。

    卢舞怡则不一样,她虽然没有原主的记忆。

    不过上辈子她看过的小说,可不仅仅限于年代文啊!

    还有许多的古言。

    那些年古言流行的剧情里,大部分女主不是庶女逆袭就是嫡女重生复仇。

    往往小说里无可厚非的都会提及到一个地方——耳房跟净房。

    比如卢舞怡盖房子的时候,就是利用少量的地皮,盖了个小耳房。

    刻意用来存储物品,以及沐浴(过去一般都是在净房里如厕或者洗漱)。

    也是当时卢舞怡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有点儿晚了,不然高低也让季林叔给留上一道互通的木门!

    田老头干这一行已经有几十年,加上父亲外祖父都是典当行里掌眼的。

    耳闻目染自然家学渊源。

    啥东西贵重,啥东西值钱,怎么可能会不知道呢!

    这几间屋子里,堆放的大多都是他们废品收购站里的人,这些年来悄悄暗中藏的一些好东西。

    很多都是拥有者主要也是害怕惹事,又或是有些富裕人家被抄家后,被其他人悄悄溜进屋去捡了值钱的拿来。

    随便卖上个仨瓜俩枣。

    哪怕就是材质再好也怕惹火上身,谁敢留下自己家用,万一被人发现可就完了!

    废品收购站里的人却是不怕的,反正都是没本的买卖。

    只要有钱赚就好!

    卢舞怡有透视眼,虽然房间里有些暗黄。

    只一眼就看到屋里堆放的,都是些老旧家具。

    从雕花的小柜子到小案几,从陪嫁的妆奁盒子到书箱书柜这些都有。

    甚至还有板柜跟立柜,樟木箱子,黄花梨箱子,官箱(以前江南地区,民间女儿出嫁时,特制的一种小型朱漆箱子)。

    卢舞怡通过自己的透视眼,看着每一样物品。

    然后惊讶的发现,有些家具里居然装着有夹层。

    只不过有些暗格制作得构思实在巧妙,根本没人能发现而已。

    就好比那个榫卯结构的葵花足小茶几,案几面子是紫檀木,四个插上去的矮足却是实打实的黄金浇铸而成。

    她立刻伸手贴近那些家具,默默地念了一句收,就隔空统统收入到空间里!

    还有那个放在最角落里的提梁食盒,食盒的提梁中空,里面夹着的就是一块纯金。

    还有那个放花盆的三脚高几,三条几腿都是空心的,里面塞的都是玉珠。

    完全不用像年代小说里的女主一样,非要打开机关过后,才能把藏在里面的物品给收入囊中。

    她是干脆直接打包!

    林妙妙则看着几个漂亮的妆奁盒子,简直爱不释手的摆弄着!

    “别挑选那些红艳艳或者是描有彩绘花鸟鱼虫的。

    最好是捡那些没什么装饰,没有包角,颜色也比较暗沉的挑拣!”

    卢舞怡自己就看中了一对光面樟木箱子,一个紫檀木的妆奁盒子。

    田老头此刻已经站在了门口边。

    这里面的东西大多是木器,都是大物件。

    自然也不怕被人顺手牵羊。

    毕竟就想要藏个首饰盒子或是妆奁盒子,鼓鼓囊囊的也没地方可以藏啊!

    却不知道,卢舞怡刚才就已经作弊完成,已经顺了不少的物品到空间里去!

    毕竟屋子层层叠叠的码放得满满当当,有很多盒子匣子都堆放在角落里,甚至直接放在大的柜子或者箱子里。

    如果不挪开放在最外面的那些大型家具。

    根本就看不出最里面的一部分物品,已经悄无声息的失踪了!

    “大爷,这两口大的樟木箱子跟这个小的盒子还不错!

    我都要了!”

    卢舞怡指了指堆放在一张写字台上的,两口大的光面不刷漆的樟木箱子,以及一口小的紫檀木妆奁盒子。

    田老头的眉毛微微扬了一下,吆,这小丫头片子的眼光还不错。

    其实也是因为他们这些老奸巨猾的老江湖懂得抓顾客的心思。

    现在能来废品收购站里挑选家具的人不是有钱的,就是图省钱的。

    他们事先会把那些一眼看上去就比较顺眼,又不是大红大紫也没有浮夸的雕花,或者是铜包角的箱子,柜子,小桌子等放在最外面显眼的位置。

    这样进来的人因为视线从明亮到昏暗中,就会先入为主。

    看见这些家具以后就不会再对其他家具感兴趣了!

    屡试不爽!

    林妙妙也看中了一个素面的紫檀木首饰盒。

    “这个两个樟木箱子一共五块钱,小木盒子两块钱一个!”

    田老头看她们两个都穿得干净整洁,就知道她们是知青。

    这两口樟木箱子没上漆,也没雕花。

    买回去用来装衣服或者装粮食什么的都无所谓。

    而且樟木的防虫蛀,用个几十年没问题。

    所以他直接开口就是五块钱。

    “五块钱都够我们买四十多斤玉米面了,大爷,少算点儿吧!

    这不是我朋友快要结婚了。

    我想买了这两口箱子送给她当嫁妆!”

    卢舞怡故意压了压价。

    像他们这些人留下这些箱子,还不就是为了转手买给别人赚点儿外快。

    十块八块不会嫌多,一块两块也不会嫌少。

    “看着都是熟人亲戚的情面上,顶多就再添给你们一口箱子给你们,不二价!”

    田老头本来以为,这两口箱子顶多也就能卖上个三块两块钱呢!

    “那我……就要那个黄色的箱子吧!”

    卢舞怡指了指旁边的那一口黄花梨光面木箱子。

    然后又是一番口舌,还帮着林妙妙也买下紫檀木的首饰盒以及一对黄花梨的小立柜。

    后来二三十年后,林妙妙卖了这对小立柜,还换回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呢!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两个人前后花了十块钱,各自心满意足的买了好几件所谓的“旧家具”。

    田老头跟一起上班小伙子轻轻松松的就各自分到手十块钱,各生欢喜!

    季林叔在帮忙把家具搬上骡车的时候,还在嘀咕这两孩子就是大手大脚。

    都没等到他进去帮忙砍个价啥的,让他去砍价,顶多给个十几块钱。

    “季林叔,这对樟木箱子就不捆在一起了。

    这是我跟妙妙打算送给姚家姐姐添妆用的!”

    卢舞怡指了指那两个跟行李箱差不多大小的樟木箱子。

    “这也……太贵重了吧!”

    季林叔看着两口干净整洁的箱子,别说小姑娘们喜欢,就是他这个大老爷们看见了又都有点儿喜欢。

    “也不贵,就只花了三块钱,不信你问田大爷!

    现在就是扯布做一件衣服都还要三四块钱呢!也幸亏田大爷心善!”卢舞怡是真心的觉得不贵。

    毕竟人生难得一知己!

    这不田大爷在知道了这两口箱子,是人家要送给自家堂侄结婚对象的时候。

    倒是有点儿过意不去了!

    不过收进腰包里的钱,没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反正都是无本买卖,大爷就抱出了一堆瓶瓶罐罐,让卢舞怡她们随便挑挑拣拣几个。

    卢舞怡也不敢要那些有彩色花卉人物的花瓶坛子,就着一色青色系的盘子碟子,斗碗,茶盏,坛子,罐子随便挑挑拣拣。

    说是要拿回去养水仙花球。

    其实吧!

    她是觉得青色系为主的青釉派,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

    豆青和东青原属一类,以后才各具特色。

    明代以前微近黄色,至清代纯近绿色。

    其釉色为青中泛黄,釉面光泽比粉青,梅子青要弱。

    反正卢舞怡也不懂这样窑那样窑的,就只管看着颜色朴素无华的,或者是那些看似有冰片裂纹的挑选。

    她这个时候压根就没有意识到什么汝窑哥窑,什么明青花之类。

    不过是秉承着美术艺术生天生敏锐的直觉而已。

    专门选择纯一片色,釉面感觉比较滋润柔和,有酥油的光泽感。

    最后挑选了四个浅口圆盘盘子,一对茶盏,一个莲花造型的笔洗(实际上是个莲瓣碗)。

    主要还是感觉这个瓷器的釉色是青中泛黄,就是雨过天晴后的颜色。

    光线黯淡时,釉色又呈青中偏蓝,犹如湖水的青碧色。

    最后在二三十年后,也恰好就是这个莲花碗。

    被鉴定为是北宋汝窑天青釉仅存于世的几件汝窑真品之一,最后拍卖成交高达上千万美刀。

    至于而其他的那些个盘子茶盏,有个三两样也不过明清两代时,官窑仿制的北宋汝窑仿品而已!

    不过因为都是明清时期的瓷器,距今也有个几百年,同样也能值个几十万!

    这些东西,可能还是当初伪帝当初想要在喜都称帝。

    那些前清遗老们追随着伪帝,携带万贯家财而来。

    当时大部分都是在哈市以及喜都,四平这一带活动。

    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很多瓷器就随着战乱失落到了民间的。毕竟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

    有些很多家族最后大都尽数洗净铅华,隐身于民。

    以耕读传家。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东西现在放在家里也变得不保险起来。

    又或者是只为换三两斤果腹的粗粮果腹,就拿出来变卖了!

    卢舞怡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机缘巧合之下,居然搞到了这些价值不菲东西。

    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也只能更加说明,她因为有空间的加持。

    真的非常幸运!

    等到三个人慢悠悠坐着马车,回到招待所的时候都已经是下午!

    卢舞怡赶紧又续交了一天的房费。

    让季林叔把骡车赶进后院里去存好,然后准备领着他一起去吃晚饭。

    因为早上吃得太饱,中午吃不下就没有吃。

    不过这几个月猫冬,大家基本上都是每天吃两顿,慢慢的也已经习惯了不吃中午饭!

    也不知道田婶子跟姚爸他们两家人到底去了哪里

    这县城又不大,供销社也就那么大。

    总不可能说好几个小时,都一直泡在供销社里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