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开国功贼 > 第603章 逐鹿(25)

第603章 逐鹿(25)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603章逐鹿(25)

    李渊很器重萧瑀,不光因为对方是梁宣帝萧察之后,血脉高贵。而且素来佩服萧瑀的为人和谋事能力。早在大业年间,萧瑀就看出了对大隋的最大威胁不是高句丽,而是启民可汗父子。为此多次上书反对东征。可惜杨广不肯听从萧瑀的劝,反而将他逐出了朝堂,贬谪到外地去做郡守。

    在郡守任上,萧瑀也可谓政绩卓越。所治之地非但百姓衣食富足,匪患在境内也几乎绝迹。更难得的是,此人在李家举兵之初,就看出了天下归属。毅然带领阖郡上下归顺,令李家兵不血刃地获得了数千里膏腴之地。

    数功并酬,李渊一登上皇帝宝座,立刻授予萧瑀光禄大夫,宋国公等虚实显爵。并且将天下民政交予其手。几次当众宣布萧瑀是自己的眼睛和手臂,对三品以下官员有“一言定去留”之权。所以今晚萧瑀一开口,所有争议便有了定论。即便有人心里边再想替李世民出头,也不愿意同时惹恼萧瑀和陈演寿两位重量级权臣。

    见众人都不再说话,李渊也就不再坚持启用李世民。犹豫了片刻,再次向大伙问计,“如果世民不领军出征的话,谁更合适一些。你等心目中可有更好的人选?”

    “蒋国公屈突通可以领兵!”长孙顺德想了想,笑着提议。

    “咳咳,咳咳,蒋公勇则勇矣,人望却不足以服众!”陈演寿又咳嗽了几声,提着屈突通的封号反对。

    大伙互相看了看,谁都不肯帮腔。长孙顺德接连在陈演寿手里吃了个憋,心中郁闷至极,因此冷笑了几声,哑着嗓子问道:“屈突将军都没人望了,陈老以为谁还更能服众?”

    “陛,陛下……”陈演寿一边说话一边喘息,老脸憋得青紫,“陛下别忘了河北还有两虎。随便一头西进,都足以收复太原!”

    提起远在河北的幽州大总管李艺(罗艺)和博陵大总管李仲坚,李渊的眼神就是一亮。但很快,他的眼神又黯淡了下去,“此计恐怕不行。太原附近多山,李艺的虎贲铁骑难以发挥出长处。而博陵大总管麾下兵力本来就少,领军西进,地方防务难免会出现空虚。万一窦建德突然又发了疯,恐怕他要腹背受敌!”

    这些话,明显有言不由衷的成分在里面。但大伙谁也不想戳穿。博陵六郡和幽州六郡目前都归属于大唐,但军令政令皆可自主。实际上就是两个打着大唐旗号的割据地。如果再让博陵军和幽州军两家之中任何一家西进拿下太原的话,其势力范围必然会暴增。大唐朝廷虽然一直对地方上放权,但诸侯势大,对中央朝廷来说毕竟不是件好事。

    连身经百战的李艺(罗艺)都被否决了,大伙就更拿不出恰当人选了。书房里面登时显得有些过于寂静,只有陈演寿的咳嗽声高一阵,低一阵,没完没了。

    “难道老夫还要御驾亲征么?”半天没等到想要的答案,李渊叹了口气,非常无奈地说道。

    “不成。前车之鉴尚在,陛下且不可重蹈覆辙!”这回,萧瑀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杨广三度东征无果,是其亡国的关键。对此,李渊心里非常清楚。可他就是有些气愤不过萧瑀说话的口气,冷笑一声,歪着头问道:“时文,你以为朕也像前朝天子一样昏庸无能么?”

    “杨广并非昏庸之辈,只是过于刚愎自用了些!”明知道李渊已经不高兴了,萧瑀却直着脖颈硬顶了一句。

    大唐皇帝李渊被顶得嗓子眼里发出“咯”的一声,差点没背过气去。“前朝天子不昏庸,只是刚愎自用。朕如果不听你的劝,岂不是也可谓刚愎自用!”一边喘息,李渊一边冷笑。真恨不得命人把萧瑀推出去暴打一堆,让他知道知道这天下到底是谁家的。

    “正是!”萧瑀毫无畏惧,直接了荡地回答。

    “哈哈,哈哈,你们听听,萧郎在说什么?”李渊气得大笑,可是笑过之后,他又迅速冷静了下来。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你这该死的萧郎,就不会说得婉转些。老子若是哪天步了前朝天子的覆辙,第一个杀掉的人就是你!”

    “杨广轻易不杀大臣。包括宇文述和苏威,最后都得到了善终!”萧瑀也笑了笑,继续以让事实说话。

    “那我就连杨广都不如了。怎么样!”李渊气得抬起脚,做了个把萧瑀踢出去的姿势。“真服了你。在前朝吃了这么多年亏,居然还不长点儿记性。算了,老子不跟你一般见识,不亲征就不亲征。运筹帷幄之中,照样决胜千里之外!”

    “陛下豁得出去做一个昏君,臣亦豁得出去做个只懂得逢迎佞臣!只是现在,陛下未必豁得出去,臣也就只好先保持本性!”萧瑀侧身躲开数步,然后笑着回应。

    君臣等人哈哈大笑,将刚才的小小不快顷刻忘在脑后。待笑声再次小下来,右仆射裴寂上前说道:“如果陛下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臣倒愿意勉强力一试!”

    “不行不行!”没人其他人开口反对,李渊第一个摇头阻止,“卿之才,当用于庙堂之上,而不是两军阵前。况且朕手头上的事情也需要时时问询于你,实在不敢把你放得太远!”

    “臣此去太原,未必有一战破敌的把握,却也能维持不胜不败。时间久了,自然能逼得刘武周退缩!”裴寂知道李渊是不相信自己的指挥能力,赶紧说出自己的初步打算。“况且臣去了河东后,还可以替陛下联络几个豪杰,万一能劝其归附,我朝就又多了几员虎将!”

    “哦!哪几个?你说说看。”李渊的兴趣一下子被裴寂给勾了起来,笑呵呵地等待下文。

    “陛下请看!”裴寂大步上前,指了指高悬书房侧壁的地图,“如今窦家军内乱,上下失和。以窦建德的性子,肯定不容程名振在自己眼皮底下嚣张。而程名振曾经击败过柴绍,虽然那一仗他是占了地利人和的双重便宜,但能力依旧不可轻视。若是被窦建德逼得走投无路了,他唯一可以选择的地方,只能是河东!”

    “嗯!”李渊一边随着裴寂的手指转动脑袋,一边轻轻抚摸自己胡须。程名振这个名字,去年冬天才正式落入他的眼睛。在此之前,他只觉得对方不过是个实力大一些的流寇,未必能拿得上台盘。结果柴绍兵败归来后,把双方交手的具体细节一描述,再加上些适当的夸大,李渊心里立刻就对程名振感了兴趣。

    李渊一直以为,没有包容天下的胸怀,就不配争夺天下。所以他根本不记恨程名振将柴绍击败,相反,他还非常希望能收降这个少年英才,让其为大唐平定四方而建功立业。所以,裴寂一说出准备招降程名振的计划,李渊心里让他领兵的倾向立刻增加了三分。虽然明知道裴寂性子懦弱,长于谋划而短于决断,依旧想给他一个尝试的机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