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第 245 章
日后李颂登位, 他只要安分守己地做个藩王,也不用再提心吊胆地担心新皇的清算了。
延和帝眼见他们兄弟姐妹间愿意和解,暂且了了一桩心事。忆起老五李珅当年是如何与老四乃至老九结仇的始末, 延和帝一清二楚,李珅既蠢又坏,不干人事, 应该受到处置。可念在他肯知错, 不是无可救药, 延和帝愿意给他一个回头的机会。只是这样少不得对老四与老九都有所亏欠, 待此间事了, 再另行补偿她们。
“老五。”延和帝看着李珅, 念及他做过的事情,心里恼恨却不得不敲打他,喊了一句。
“儿臣在。”李珅立马应道。
“经过今儿这一遭你也该明白,你还能好端端的坐在这里, 不是因为朕饶了你,而是因为你的姐姐和妹妹愿意宽恕你。看看你过去干的那些腌臜事, 哪一件对得起她们?也不知道你从哪里学来一副小肚鸡肠、阴险奸滑的德行, 干的事既蠢又坏,端的是一副狼心狗肺。”延和帝当着李辞几人的面毫不客气地厉声骂道, 一点面子都没有给他留。
李珅吓得顿时跪到了地上, 一句话都不敢反驳。事实上, 那日他独自去行宫请罪, 延和帝骂得比这还要难听, 句句戳人心肝肺。
今日还算好的了。
“似你这等不恤手足的玩意,剐了都不为过。”延和帝冷冷觑着他,“今后若不知安分守己, 纵使是你的姐妹们念着情面,朕却不会再容得下你。你可明白?”
“明白,儿臣明白。”李珅磕头如捣蒜,“今后再有违逆,千刀万剐都是儿臣应得的。”他又调转方向朝李辞与李颂认错道谢,感谢她们愿意宽恕他。
李辞少不得要从他这些话中确认他有几分真心,应了几句,将此事揭过。
随后,李珅才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
“陛下,可要用膳?”苏常侍眼瞅着事态平息,上前问道。早膳呈上来也有一段时间了,但却没有开膳,膳食之上还冒着屡屡热气,全赖于御膳房用了保温的器皿盛放,否则天气这么热,放久了容易馊掉。
之所以未开膳,除了要处理李珅的事情,还有便是有人未来。
早膳的席位是布置好的,座次分布井然有序。延和帝居正中上位,右手下方依次是李颂与风锦念、李辞与赵容倾,左手下方是李珅,但李颂之前、李珅之前皆空出了两个位子,是为未来的熙宁公主夫妇与周王夫妇留下来的。
按理说,今日是延和帝圣寿,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迟迟未到才是。
先不说周王夫妇,熙宁公主夫妇竟未到,未免让人觉得怪哉。身为长女,熙宁公主向来孝顺体贴,今日这般重要的日子万不该迟到才是。
对于熙宁公主,李辞内心多是担忧,但对于周王,她的眉头霎时间便皱了起来。
周王如今处境尴尬,他先前所做种种,实在难以让人相信他会什么也不做就甘愿认命节后去就藩。对于周王,李辞不惮于抱有最险恶的猜测。他现在不来,也没有让人提前到宫里知会一声,难免吊诡了些,就怕他在憋什么坏水。
“差人去他们府上看看怎么回事?”延和帝望着空荡荡的位置,该来的人没有来,对着苏常侍吩咐道。
“诺。”苏常侍领命后,从殿里退了出去。
“三姐前些日子便与儿臣念叨着如何为父皇贺寿了,怕是真有什么事情耽搁了。”李辞担心延和帝因此对熙宁公主不悦,特意说道。
至于同样不见人的周王如何,这完全不在李辞的考虑之列。
“你有心了。”延和帝容色稍缓,“好了,他们不来便不管他们,总不好让我们一大伙人等他们,用膳吧。”
另一边,苏常侍领着人往宫外走去。
延和帝让苏常侍差人往周王、熙宁公主府上走一遭,看看是什么情况,但实际上苏常侍却是亲自领着手底下人去的,他们在宫门口与熙宁公主夫妇不期而遇。
熙宁公主夫妇行色匆匆,神色略微慌乱,刚扶着孟驸马的手下了马车迎面便碰上了苏常侍,上前询问道:“父皇可还在明光殿?”
她问完又有些恼恨,解释道:“出门时不察,半道上马车轱辘陷于坑地,耽搁了时间。”
苏常侍恍然大悟,与熙宁公主夫妇道:“原来如此,殿下与驸马可有大碍?”
“无碍。”熙宁公主夜没想到在她与驸马赶着入宫为延和帝贺寿的重要当口竟出了这等大差错,急忙令人换了马车匆匆往皇宫赶去,只是到底耽误了时间。
“陛下见殿下与驸马、周王殿下与周王妃迟迟未至,便差老奴出来看看。殿下与驸马无事便好,陛下这会儿应当还在明光殿与秦王、雍王以及两位王妃用着早膳。殿下与驸马快些去还呢狗赶得上。”苏常侍笑道。
听到这,熙宁公主夫妇神色稍缓,向苏常侍道谢,熙宁公主忽然惊道:“周王兄竟也没来么?”
“正是如此,也不见周王府派人捎来口信,陛下担心周王出了什么意外,便令老奴往周王府看看情况。陛下还在等着老奴回话,老奴不便久留,这就告辞了。”苏常侍回道。
“慢走。”熙宁公主颔首,让出路。
“周王兄竟是没来?”望着苏常侍远去的身影,熙宁公主柳眉微蹙,自语道。但眼下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他们已是迟到,不能再耽搁了。
苏常侍领了延和帝的命令,脚程很快,加之熙宁公主府已不用去了,周王府距离皇宫并不远,不多时他便来到了周王府门口。报上身份,守门之人并非不识货,一看身份令牌乃是金子打造,不敢耽搁怠慢,立时请人入内,一边差人向主子禀报。
不到一炷香时间,苏常侍便见到了周王妃。
“苏常侍。”周王妃匆匆赶来,她显然知道苏常侍为何而来,歉意道,“殿下今早突发急症,忽然昏厥过去,府上顿时乱做一团,耽误了进宫的时辰,是我等的不是。只是殿下眼下仍未醒来,万望常侍能够替我与殿下向父皇告罪,待殿下醒后,我与殿下再入宫向父皇请罪。”
苏常侍大惊道:“周王殿下突然急症?可有大碍,可否请了御医?”
“已让人去请了,御医说是早些年的痼疾了。”
“痼疾?”
周王妃精致的妆容之下也难言憔悴,“殿下早些年便有头风的毛病,御医看过,只说殿下是神思过度,宜应多加修养。近些年有所好转,只是不知怎么了,殿下今日一早突然厥了过去。”
周王妃引苏常侍到寝殿中,果见周王躺在床榻上,面色发虚,透着一股苍白无力之感。
“周王殿下,周王殿下。”苏常侍上前轻唤,本在昏迷中的周王似有所感,竟是颇为艰难地将眼皮掀开了一条缝,有沉沉阖上。反复几次后,周王的神思似乎恢复了些,竟是认得出眼前人是苏常侍了。
“苏、苏……”周王挣扎着要坐起来,被苏常侍拦住了。
周王手脚无力,再难支持,又躺了回去,后续的话也没能说出口,昏了过去。
“殿下。”周王妃叫了一声,却是没有了反应。
见此,苏常侍与周王妃退到外堂,叹道:“周王殿下此番情况着实让人忧心,老奴这就回宫禀明陛下,还是请医正来看过才好。”
“有劳苏常侍了。”周王妃微微欠身致谢道。
“王妃折煞老奴了。”苏常侍来的匆忙去的也匆忙,他走后不久,周王府西南角一处毫不起眼的角门里,悄悄打开了一道缝,探出一个人头,谨慎张望一阵,确认无人后,飞快钻了出来,没入小巷中。
苏常侍回了宫便直接向延和帝禀报周王昏厥的事情。
“厥过去了?”延和帝眼下仍在明光殿,同一众子女用过早膳后,正在说些家常话。熙宁公主夫妇姗姗来迟,告罪之后,延和帝并没有怪罪。这会儿听苏常侍禀报周王府的情况,却是眉峰一拢,“可有请了御医?”
“好端端的怎么会厥过去?”熙宁公主问了一句。
这也是李辞几人想问的。
“周王妃早已让人请了吴御医,吴御医说周王殿下是神思过度所致。”苏常侍将周王妃说的话一字不漏的向延和帝禀报。
“神思过度?”延和帝轻哼了一声,“朕竟不知他一天天就有那么多要思虑的事情。”
李辞从苏常侍的话里听到了一点东西。她似乎有印象,好几回在出宫或入宫的路上碰上了这位吴御医,问及去往,皆是周王府请去问诊。算起来,这位吴御医都快成为周王府的常用大夫了。
“看了这么多回都没看好,可见是个没本事的。”延和帝不耐道,“让医正去看看,有病便好好治。”
苏常侍应声退下了。
这也只是个插曲,大家都不想因为这件事情扫了兴,便不再提及此事,转而说起别的趣事。每年天子圣寿是延和帝少有的不必处理政务的日子,往年的圣寿日延和帝不喜大操大办,臣下也不必进献寿礼,只上贺表即可。晚宴是家宴,在此之前会给亲近信重的臣子赐膳。
今年既是大办,天子要赐宴,群臣要献礼,按照惯例是在嘉兴殿赐宴。故而今日的早膳便算是家宴了。今日的家宴,除了周王厥过去的事情有些晦气之外,上至延和帝,下至李辞这些儿女,前所未有的其乐融融,说话也少了往日的暗指针对,一团和乐。
闲话家常后,侍人禀报说是祭祀的时辰到了,请陛下以及诸位殿下王妃、驸马移驾太庙。
祭祀之后,延和帝要回明光殿休整,李辞等人也要为晚上的宴会准备。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了,这次真的是快要完结了。我把天子的年号改了一下,因为前面的章节要改的太多了,只能等完结之后再改了。
感谢在2021-02-21 23:34:57~2021-03-03 23:00: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十年长白、samsung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童迢迢 51瓶;飞鸟与鱼 18瓶;是她的呆呆呀、10瓶营养液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