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零年代:天降福宝种田忙 > 第1359章 情绪价值

第1359章 情绪价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有时候连一天便秘太多次,她也是会悄咪咪的许愿,求保佑排便通畅等等。

    两个人就叽里呱啦的自顾自述说着愿望,从蒲团后起来还得照例看一下百寿幡。

    白云观里有不少古董,比如玉皇殿的百寿幡就是慈禧过六十大寿所用的,后来赐给了白云观。

    祠堂的墙壁上还有元朝著名书法家赵们赵孟頫的书写的《道德经》

    两个人就哪边人少哪边钻,顺便看看古董,见缝插针的把每个神仙都拜一拜。

    今天倒是没有太多的节目,但是有梳着发髻的老道长给人解签。

    他们在后头排队。

    有的人解签后给了钱,老道长旁边的小道长就接过去,然后在本子上写下来。

    也有的人不给,老道长和小道长脸色也依旧淡然处之。

    其实递贡品的更多,估摸着都想着贡品能沾一沾神仙的香火。

    小道士也都给收了,等到篮子里的贡品堆不下了以后就那到殿里旁边一张小桌子上。

    贡品主要分为闻香的,还有可食用的。

    闻香的主要是佛手还有苹果。

    送来当贡品的苹果闻着香,而且绿中透着红色非常好看,有水也甜,但不好吃,是沙沙的口感,也就是不脆口。

    送橘子的也多,什么蜜柑,福橘,叶橘都有,全都由着小道士像金字塔一样垒起来。

    李敬修带着芽芽去摇签,一人一个签筒哐哐哐的摇。

    芽芽摇出来两根,飞快的拿了一根放回去。

    小道士眼睛尖,轻轻摇了摇

    头。

    那边李敬修已经摇出来一支,自己看了下是上上签。

    芽芽第二次摇也是上上签。

    因为人流量大签筒多,还有另外几个同时摇着签筒的人也前前后后摇出了上上签。

    摇到上签就已经很高兴了,老道长解签的时候还夸了他们一通,叨叨芽芽抽到的这一支‘自南自北自东西,欲到天涯谁作梯,遇鼠逢牛三弄笛,好将名姓梯状题。’意思是让人放宽心,自然有贵人来扶助提拔巴拉巴拉。

    因为听着有意思,两个人还站着听了好一会老道长给别人解签。

    两人长得好看气质又出众,被好些人当成道观的工作人员,贡品啥的都往他们手里塞。

    两个小年轻玩闹了一个早上才高高兴兴的回家去。

    家门口碰见李岳山了,人叮嘱两孩子,“你妈今天把节日饭烧坏了,小心点别招惹了人”

    两小青年对视了一眼,齐齐的应了一声,双手往身后一背,大摇大摆的进屋去了。

    李岳山觉得年轻人真是不知死活,竖起的耳朵就听见芽芽的声在屋里回响。

    “妈,我跟敬修上白云观下定了今年的蜜供”

    “妈,道观给了我们好几个福橘子,敬修非要拿回来孝敬您和爷爷奶奶。”

    芽芽心里悄咪着庆幸,今儿阴差阳错的去白云观果然是对的!

    她跟在心情好了很多的刘秀珠屁股后去灶房。

    以前老李家有个专门做饭的卢阿姨,后来落了颈椎病干不了活才下户。

    挨过了那

    段时间,刘秀珠倒也没再找个做饭阿姨。

    今儿馒头没发好,做成了迷彩服馒头,就是加碱揉面不到位,混得不均匀,蒸出来的馒头就是迷彩样的。

    又是个节日,这才把人给气坏了。

    李岳山也溜达着进来说有啥啊。

    谁家的馒头不都是吃鹅卵石馒头,到吃酸馒头,吃碱馒头,到吃迷彩服,最后才能吃上又松又白又软的大馒头啊。

    迷彩服馒头已经比鹅卵石,酸馒头,碱馒头进步了许多!

    刘秀珠心口还哇哇疼,说:“可惜了英子给我带的好面粉”

    老聂家的麦子不打药,多是留着自己吃。

    因为是自家吃的,打面粉之前还洗小麦,洗过后晾晒干净。

    别人家自己种的小麦打出来的面粉做馒头会偏点黄色,没有去买的那么白,倒也是正常的白面颜色。

    但是老聂家种的小麦不仅因为品种的原因,还因为聂老太知道麦子淘洗干净以后把晾晒的程度把握得很好,既干了,又不会太干燥,打出来的面粉不发黑,蒸出来的馒头就是又松又软又白。

    而且磨的面粉第一道跟最后的面粉品质都一般,但老聂家每回给老李家的面粉都是最好的中间那道。

    蒋文英一来图两家关系好了几十年,二来图以后善待她闺女。

    这么好的粮食,刘秀珠做坏了才心疼的。

    李岳山一通彩虹屁,总算给人哄得高高兴兴的。

    今儿也该刘秀珠背,不仅馒头没做好,弄个茄子炒豆角,

    结果咸了。

    “咸了好,咸了下饭,今天我忙出汗多,正好补充点盐分”李岳山说。

    芽芽夹了一筷子炒豆芽,顿了顿。

    刘秀珠这会心情正低谷呢,自己吃了一口一拍脑袋,“忘记放盐了!”

    李岳山把菜盘子放到自己跟前,“豆芽就是要吃淡的,吃豆芽本身的原汁原味。”

    芽芽一脸佩服。

    今儿过节总共四菜一汤,一个菜咸了,一个菜淡了,还有一个炒牛肉,肉片给炒老了,一桌子的人嚼了半天愣是吞不下去。

    李岳山把筷子往桌子上一砸,“咱家那锅真是得换了,多有能耐的人碰着那锅都得煮差了。”

    他不是随便说说而已,饭后还真的催促刘秀珠去换衣服,指挥两个年轻人去洗碗。

    芽芽悄咪咪问,“真去买锅啊?”

    李岳山嘿嘿一笑。

    买什么锅啊,关锅什么事,他是要带人外出溜达一圈。

    “她煮差咯心情本来就烦,得顺着她,这样过日子才有滋有味”李岳山说得头头是道,“这叫啥,就叫情绪价值”

    芽芽立马扭头问李敬修,“我是个情绪稳定的人吗?”

    李岳山毫不迟疑:“是”

    芽芽有点儿迟疑,“我感觉我经常无缘无故的各种叽歪”

    比如今儿,她情绪就不太稳定

    “是”李敬修说:“你是情绪很稳定的各种叽歪”

    芽芽:“”

    两大人出去了,李老爷子跟李奶奶冬天就喜欢窝在屋里头。

    两个年轻人便在屋里各干各的事。

    两

    边的家都有各自不少的书,再说李岳山的书房也好多医书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