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零年代:天降福宝种田忙 > 第1186章 有母爱但没素质

第1186章 有母爱但没素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其他人也进来围观了一把,然后又呼啦啦的去聂合作那屋的炕头围观。

    田淑珍也站着看。

    远处的聂三牛徘徊着叨叨。

    本来今天田淑珍要去一趟娘家亲戚那边,主要是说聂合作结婚那天的事。

    不远,明天就能回来了。

    他已经跟农友约好了一起去烤烟叶。

    平时说好的多少点出门,再延后一个小时都有富余,于是他故意把碰头的时间调后了一个小时。

    刚才都已经要出门了,碰见芽芽他们回来,又不知道耽搁多久。

    他蹲在墙角碎碎念,“好久啊,等那么久我都出汗了,母老虎一样又不能催,我那么大个人都害怕”

    “你叽叽咕咕什么?”田淑珍问。

    “我没说话啊”聂三牛立马扯出个灿烂的笑容来,“要不再看看有啥东西没带?别着急,现在日头还早呢。”

    田淑珍横了人一眼,从屋里拿了个布包,朝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喊了一声,然而叨叨早知道就不选这时候走了,一边出了门。

    聂三牛跟在屁股后,尽量收住不断上扬的嘴角。

    母老虎不在家呦!农民翻身把歌唱呦!

    喝酒,烤烟叶,去农友家里的田玩,先做什么好呢!

    可以先去钓鱼,再去喝酒,然后摆烂在家里面睡一整天,去村里大院看电视。

    看着人渐行渐远,聂三牛笑容逐渐诡异,瞧不见人后立刻去喊农友到他们家弄烟叶。

    这个家此时此刻,除了亲妈,试问还有谁能管得了他!!!

    烟叶是几个农友悄咪瞒着各家的媳妇种的啦。

    其他农友早就蠢蠢欲动,没一会扛着烟叶,绑烟叶的杆子还有一个油漆大桶高高兴兴的来了。

    就在聂三牛那一房小小的院子里弄,但动静不小。

    芽芽跟聂超勇就跑过去看,瞧着绑烟叶的竹子特别特别合适

    按照刚才他们在屋里商量着,得弄出个挂风车的架子来。

    人家就叨叨,让他们到后山的哪里哪里去砍。

    蒋文英虽然很不理解这一代孩子的创意,但也知娶个媳妇不容易,再加上之前先是他们这一房弄得红灯笼迎亲,所以也没有反对,甚至在孩子们睡了午觉,下午出门后就在院子打扫出来一片空地好放竹子,这才出了门。

    这几天收黄豆,全是机械收割,兄弟姐妹正走着就听见大豆地里传来的呼喊声。

    隔得挺远,葛宝泉还是下了车朝他们跑过来。

    刚睡了午觉的芽芽几个人就懒洋洋的打招呼。

    听说他们要去后山砍竹子,葛宝泉让算他一个,今儿这一家很快就要收割完了。

    老聂家家虽然主要种菜,但田边地角,房钱屋后,反正能找到旮沓角落的地方都见缝插针的种了些黄豆。

    比不上亩产,但一次性收获上一百斤还是有的。

    于是芽芽就关切起黄豆价格来。

    葛宝泉搓搓手,“黄豆价格这几年都不错,都是九毛到一块钱一斤”

    以前还是生产大队的时候,其实大家都宁愿种苞米而不是种黄豆。

    那时候黄豆收购价格每市斤是两毛钱左右,抵原粮食一斤,超购的部分一斤抵原粮一斤半,但跟大米一比不合理性就出来了。

    那会每市斤,划拉为中等的大米是一毛三分四。

    虽然黄豆贵一点,但价格还是很不合理,因为七几年乃至八几年前期,大豆产量不高,每亩顶多也就一百,两两百斤,算起来都不比种粮食,种包谷合算。

    那会种包谷亩产都有四百到六百斤呢。

    反正每回到种黄豆的时候,家里的长辈都在长吁短叹。

    今年老聂家无前屋后种的黄豆够明年吃的拉,所以芽芽也很高兴。

    跟着哥哥们远眺了下收割的盛景。

    葛宝泉还叨叨今年第一户就是给老聂家收的。

    收割黄豆不能连根拔,得割。

    因为黄豆是一种固氮作物,根系上有很多的根瘤,能增加土壤的养分。

    这么说吧,五十公斤的黄豆根瘤,相当于三十公斤的硫酸铵或者十公斤的过磷酸钙。

    以前家家户户都是弯着腰收割黄豆,一收就是一整天。

    那会蒋文英做的还是男工。

    早上去收割黄豆,晌午才田地吃个饭,等到下午收工回家时腰都直不来,躬得像只虾米。

    小时候芽芽没少给蒋文英揉背。

    得揉好久人才能缓过来呢。

    今年她妈明显瞧着身体都轻快啦。

    芽芽拐了葛宝泉一下,问:“还要钱买机器么,我有钱,不收利息,但是以后每次收割得给我们家先”

    葛宝泉心动,但家里的事都是媳妇绢花跟亲妈商量着来的,于是就挠挠头说:“我回去问一下”

    村里几只土狗成群结队的走过来。

    土狗嘛,都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多一只,那多一只,所以每只狗芽芽几乎都不认识,就是瞅着怎么每一只毛都不太多的样子。

    葛宝泉就说了,今年后山兔子扎堆繁殖的时候要做窝。

    可能是兔妈妈们怕兔崽子生出来着凉,出山到处揪狗毛回去做窝,都有村民进山的时候瞧见兔子窝了,全是狗毛。

    其他几个人:有母爱,没素质

    也就唠嗑了一会,葛宝泉干完这一片活就放机器回家,顺道跟绢花说一声。

    绢花就让人赶紧去帮忙。

    他们家买机器的钱,有一部分是蒋婶攒了几年的辛苦钱。

    那会家婆四处游说借钱的时候,蒋婶真是抱着一沓子现金上的门。

    他们家那欠老聂家的可不少。

    哪怕芽芽不说那样,每年都该先给他们家收粮食。

    葛宝泉就去帮忙了,砍了半天的竹子。

    现在几人都不常在山野里逛,聂超勇一个不留神还扭了脚脖子,当天晚上就肿得像个馒头。

    搬回来的竹子让聂三牛削成了条干干。

    家里用的竹筐都是聂三牛自己编的,可以编得又密有结实,绝对不会漏掉一点谷子。

    这绝对不是人人可以干的技术活。

    有的人编的竹筐瞧着外观没什么问题,但用几次竹条就抽了,都用不到换季。

    不仅仅是竹筐,还有扫谷子的竹扫帚聂三牛也能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