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零年代:天降福宝种田忙 > 第991章 国营药厂

第991章 国营药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告示栏今儿才贴了新内容。

    又到了京都医学院的期末考试,医院也要从各个科室抽调人手去监考。

    往年芽芽都是考试的那一方,都没赶上趟。

    孩子妈回来了,但芽芽走得不凑巧,出门刚好碰见也朝外头走的郝美娟跟李乾城。

    那对母子两不知小声争执着什么。

    郝美娟也瞧见芽芽,只一愣就像是想通了什么直直的要走过来。

    李乾城扯着人胳膊,说了几句话后拉着人往外走,母子两现在身高悬殊,郝美娟都挣扎不开。

    李乾城今儿脸是丢大发了。

    郝美娟就一个儿子,一颗心全在李乾城身上。

    毫不犹豫的说,假如李乾城有个三长两短,她也不活了。

    可孩子不懂事,非要伤大人的心,去泸市支援甲肝。

    那时候报纸没少报道,多少人都朝外跑,傻子才往里头去!

    夫妻两寻思着是不是有谁给李乾城灌迷魂汤,或者欺负他,把人往火坑里推呢。

    儿子口头咬得紧,眼看明天就要出发,今儿郝美娟直截了当的上医院来了。

    她是孩子亲妈,还真就能管得了这事!

    院领导挺和气,把李乾城给喊来。

    要孩子不愿意去,只要还没走,医院方都不勉强。

    李乾城之前确实是脑热随口那么一应,但这些天跟着报名的那一群实习生成天培训,思想境界升华了不少。

    他们那叫志愿者,是迎难而上的英雄,谁瞧见他们都要高看几眼。

    亲妈来医院闹,那就是把李乾城的脸面往地上踩啊。

    明儿就出发了,他半是赌气,半是骑虎难下,当着院领导的面把要跟着去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院领导又安慰着抹眼泪的郝美娟。

    现在过去,防大于治,那头没那么多案例。

    郝美娟心想:我听你放屁,没危险你们咋不去,让我儿子去。

    她就一个想法,死多少关他们家屁事,只要儿子平平安安就行。

    好不容易被劝走,刚好碰见芽芽。

    郝美娟想起来了,儿子跟着芽芽呢吧,不会小蹄子使坏诓好大儿吧。

    李乾城连拖带拽的把亲妈带走,寻思亲妈性格执拗,估摸着还得去找芽芽的麻烦,走之前把亲爸的私房钱都给卷走了,留了张纸条。

    要是看不住亲妈,让人还去医院闹,他就把私房钱都给花咯。

    制约着亲妈,倒也不全是还芽芽的恩情,那么大了被家长找到单位去,实在是丢不起人!

    李家小子让儿子坑惨了,夫妻两为此没少吵架。

    都一片亲戚网的,芽芽陪着李岳山上国营药店进药的时候多少听见一些。

    男人要是碎嘴子,那比起女人是有过之无不及,李岳山听来的小道消息,全是从媳妇刘秀珠那打听来的,算个二道贩子!

    这年头老百姓买药渠道不多,要不就在医院,诊所,医务室,卫生室买药也,要不直接去药房,正规一点的叫法是去医药行业零售企业去买。

    至于开诊所的,那进货渠道可就多了。

    国营医药商店,药厂,自由市场,还有私人自己调配的药,甚至是祖传秘方。

    这年头在什么单位,一般都有点小福利。

    比如单位水厂的,家里生活用水要么不交钱,要么费用极其低廉。

    电力厂的,用电也不咋收钱。

    像在医院,职工时不时顺点棉签拉,纱布啥的回家都是常态,李岳山就能整出好些个医疗用品来。

    但他是正规医院出来的,用药方面比较严谨,看不上私人推销的药,在自由市场转悠了一圈也就打消了进货的念头。

    这两个渠道进的货最便宜,而且开药的时候诊所医生都是从大瓶子里取散药,患者也不知道开的是啥。

    但一对比比国营药店便宜那么多,毫无疑问的假冒伪劣啊。

    师徒两逛了一圈对比了下价格,依旧义无反顾的奔向了国营药店。

    两人去京都的一些诊所打听过,虽然公家对药价做了规定,但几乎每一个诊所对药品的收费标准都超过公家规定的价格。

    最高的超过了两倍以上。

    哪怕是到最贵的国营药店进货,其实还是有赚头。

    进药算是正中了李岳山和芽芽专业领域。

    不过李岳山年纪好歹也大了,一些证办不下来,连芽芽都不爱跟各种证啊,税的打交道,条条框框太多,听着心烦。

    聂超勇挺好心的帮忙跑了几趟。

    上头有规定,个体诊所可以带药或者设置药柜,但附带药品超过职业范围得去工商登记,到时候药品收入的10要作为工商管理费上缴。

    聂超勇脑子活络,也不排斥跟公家单位对接,要搞的证帮忙办得挺利索。

    他也挺忙,之前就比别人少上了两个月的课,还得一块考试。

    打小他成绩就算不上好,遇到学习也吃了不少的苦头。

    比如英语,每回瞧见英语老师维拉就忍不住往歪处想,人家能不能给个人情分啊。

    那回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把学校领导吓得够呛。

    主要是那一段时间京都有报纸公布了一组数据,拿单位自管单位和房屋部门直营房屋做了个对比。

    报纸上一组组数据列得特别清楚,比如用电上,单位自管房屋一平方米用电是六度左右,房屋部门直营的普遍少两度,一平方米四舍五入也就用四度多。

    再看冬天烧煤量,单位自管房屋一平方米最低耗煤量是25公斤,同等条件,房管局要少个三公斤左右。

    现在京都到处打着节煤的口号,校方领导就拿数据做了文章,号召全校节约用煤。

    前一天刚说完,后一天就有教职工在家烧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

    校方心里也犯怵,会议开了一场又一场,最后在门头沟那块跟节能设备厂谈妥进了一批暖气调节器,总算找到了个平衡点。

    老外表达感谢的方式比较直白,维拉先生请了那一群学生到家里来吃饭。

    食材全是从意大利千里迢迢寄来的家乡风味。

    学校发的两室一厅哪里够那么多学生站的。

    夫妻两征用了宿舍楼后面那片空地。

    一群学生瞅着表示要露一手的夫妻两。

    直到看着人烧开了水,撒下一圈面条都乐了,那不还是中国的煮面条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